兔子为什么三瓣嘴?
其实不只有兔子是三瓣嘴,所有啮齿类动物都属于三瓣嘴。三瓣嘴主要是为了它们的切齿服务,因为啮齿类的切齿终生都在不停地生长,只有不断地啃咬才能保持切齿的长度,而三瓣嘴则能在进食时为切齿提供更大的空间,使它们可以更方便地啃咬。此外由于啮齿类的上门齿没有牙根而直接暴露在颌骨表面,三瓣嘴也能在一定程度保护脆弱的切齿,不至于在啃咬东西时那么容易折断。
兔子是典型的草食性动物,它们属于后殖 lagomorph 有蹄类,后殖 lagomorph 有蹄类的消化系统是典型的复嚼式消化系统,适合消化大量的纤维素,虽然草里面的营养物质不是太多,但是量足够大,也可以满足它们的营养需要,而且由于草特别容易获得,所以也不需要太过费心的去找食物。这类动物为了适应这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质饲料,就进化出了一种适应大量采食的采食器官,在门齿后面多长了一个小的门齿,从而导致了它们嘴巴的中间被分成了三瓣。而前殖有蹄类,例如牛、羊、鹿和骆驼等等,由于它们主要采食的是嫩草和嫩叶,食物量和营养都不够多,所以它们就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找食物,这就在时间上,就制约了不能发展出来多采食的行为,所以它们的采食器官也就不能朝兔子这样发展,而它们采食食物的时候也是把整个嘴唇包住食物,把食物团进嘴里,这样的方式不能很好的利用门齿切断食物,所以它们的门齿就退化了。
其实兔子的三瓣嘴,就是它们进化出来的一种既能够很好的利用门齿切断食物,又能大量采食的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