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化脓怎么办?
耳朵化脓,医学上称为“分泌性中耳炎”。 是因为鼻咽部及咽喉部感染引起的咽鼓管(连接鼻腔和耳朵的管道)堵塞,进而导致的中耳腔发炎。好发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
临床表现: 患耳闷胀、听力下降、耳鸣; 严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检查可见外耳道有黄色或粘性分泌物,耳膜轻度充血,按压耳屏(耳垂正中有凹陷,叫作耳屏)可漏出粘液,耳道深部的鼓膜呈浆液性或黏液性肿胀,表面不平或呈蜂窝状,有时可见丘疹或小结节。
治疗措施: 1.清除外耳道分泌物,用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再用棉签轻轻擦净; 2.口服抗生素控制感染; 3.炎症明显的,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 4.保持口腔清洁,注意休息,补充营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 5.若以上措施不能改善症状,应尽早进行内镜检查,明确咽鼓管咽口是否阻塞以及程度怎样,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
预防: 对于患病儿童要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再次感染。 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孩子喂奶时,不要让孩子吸入过多空气,尤其要避免吸入冷空气;
②尽量避免给孩子掏耳朵,以防损伤耳道皮肤造成感染;
③如果孩子经常用手抓耳朵,要及时制止并寻找原因,给予适当处理;
④如果父母患有急性中耳炎,要注意避免传染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