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花猫是中国的吗?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金艺鹏教授研究团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张国军教授课题组及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刘慧莹老师合作,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影响因子:23.157)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at genomes reveal the genetic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morphological and color difference between domestic cats and their wild ancestors》的研究成果。
为解决以上问题,研究团队收集了89个家猫以及孟加拉豹猫、欧洲野猫和亚洲野猫等56个三种野猫样品的全基因组序列。通过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猫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相对于孟加拉豹猫,家猫中多个与毛色、色素代谢相关基因如TPM3、TYR和TYRP1等受到选择性清除。另外,相比于三种野生猫,家猫中多个与视觉和听觉相关基因也有遗传物质的改变。这解释了在长期驯化过程中,家猫毛色和皮毛花纹形成具备了独特的遗传机制基础,而视/听觉的改变也进一步让家猫更倾向去适应新的圈养或者家庭生活。
研究人员还鉴定到一段长为539kb的选择消除区域,其中包括7个基因。通过群体遗传分析,研究团队认为该区域内ODC1基因的单碱基突变(A>C)可能与花纹产生相关联,是影响猫毛色表型的重要功能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