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冶观赏鱼的水霉病?
水霉病为水产养殖中较为常见且易发的病害,常导致观赏鱼大量死亡,因此,如何防治水霉对于观赏鱼养殖来说意义重大。
一、发病原因:
水霉病主要由水霉菌寄生引起。水霉菌几乎普偏于水生环境中,且较耐低温,最适温度在15-20℃。水霉病通常不是单独发生,而是继发于其它疾病。比如冻伤、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碰撞损伤等,当鱼体表有机械损伤或冻伤时,病原孢子接触鱼体后萌发,其侵入钉入伤口后菌丝向外生长,在伤口表面蔓延交织,其顶端生出新的分生孢子并散落在周围水体中,可感染其它受伤的鱼,继续繁殖扩展。因此,冬春早放养期间,管理不善,运输、捕捞操作粗暴,造成鱼体受伤或冻伤易患此病。
二、症状:
此病主要由水霉病菌寄生于鱼体受伤部位引起,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从外观上观察病鱼,体表尤其是鳍条挂有灰白色或浅黄色棉絮状的“霉菌”,并逐渐向鱼体肌肉内生长。受病菌侵害后受伤部位发炎,病鱼食欲减退,游动缓慢,严重者最后衰竭而死。该病在2-3月的越冬期内尤为多发。
三、预防方法:
(1)苗种放养前,必须用25-30毫克/升的食盐水浸浴5-10分钟后下塘。
(2)在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注意避免鱼体受机械损伤、冻伤等。
四、治疗方法:
患病后可采用的治疗方案有:
(1)用5-10毫克/升的食盐水浸洗20-30分钟(注意观察情况,及时放入清水中),如此反复1-2次,有一定疗效。
(2)1%的孔雀石绿溶液涂抹患处,隔天一次,连用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