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给小狗摘除眼球?
给小狗做手术都需要哪些程序呢?首先,预约检查,然后检查一系列的常规,并且化验,以及影像学的检查;第二、预约手术,确定手术及检查的时间;第三、术前禁食6-8小时,禁水4小时;第四、实施全麻及进行手术;第五、手术完成后到 recovery room 静养、观察、打消炎针;第六、由主人接回家里进行喂养以及复诊。所以,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及预防各种手术后并发症的出现,进行手术前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那么眼科手术又需要做哪些术前检查呢?
临床检查
对于拟行眼科手术的宠物,除了需要进行基础临床检查(精神、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疼痛检查、可视粘膜检查等)以外,眼部检查也是不可缺少的。常规的眼部检查项目包括:裂隙灯检查、眼压测量、三面镜检查等。具体检查哪些项目,需要根据患病宠物的病情及临床症状等酌情选择。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病例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等;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在眼科手术中的作用主要用于评估宠物是否有贫血及肝脏、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判断宠物的体质是否强壮;此外,血常规中血小板的指数,及凝血功能检查也是在眼科手术中必查的项目,可有效排除宠物有否凝血功能障碍等可能,减少术中及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的出现,保障手术的安全进行。
预防细菌感染,需要在术前肌注抗生素
由于眼球处于外露的位置,容易滋生细菌,所以,即便不发生任何外伤,眼部也是潜在细菌感染的高发部位,此外,许多宠物在发生眼科疾病,如:结膜炎、角膜炎、青光眼时,往往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细菌感染,所以,眼科手术前后应用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的出现及扩散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除了手术当天,按照医嘱继续使用各种抗菌眼药水及眼膏外,还需要在手术前一天及手术后几天,按照医嘱肌注各种广谱抗菌素,如:磺胺嘧啶钠、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
术前用药,需要在手术前按照医嘱使用镇静止痛药物,以便减少麻醉风险
眼科手术所使用的麻醉剂有静注的麻醉针及吸入性的麻醉气体,此外,由于手术器械锐利,且手术操作精细,所以通常在手术前,还需要静注镇静及镇痛药。由于宠物无法用语言表达疼痛程度,且疼痛指标的判断标准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且宠物在麻醉前都存在紧张的情绪,所以,为减少麻醉的风险及不良反应,在术前按照医嘱静注各种低剂量的镇痛、镇静药,使宠物达到最佳的麻醉状态,是非常有必要的。
散瞳
散瞳在眼科手术中十分重要,散瞳不充分会增加手术时间和难度,影响手术效果,所以,散瞳需在手术前1天即开始,直到术后1天,每天2~3次,最后一次散瞳须在手术前30min以上,且散瞳药需要由兽医师根据病情选择。
术后护理
眼科手术后的宠物,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继续继续进行各种抗菌眼药水及眼膏的使用。散瞳后瞳孔需2~3天才能恢复正常,此期间应避免宠物眼睛受强光刺激,且尽量防止宠物抓挠伤口,所以,术后要给宠物带上伊丽莎白圈,以免宠物舔舐伤口。宠物散瞳后视力降低,故在宠物康复前,应避免宠物走楼梯,以免宠物摔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