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肛门总是湿湿的味道很重?
这个啊,我可是深有体会啊! 首先呢,我们从排粪过程来分析一下: 从上图我们可以得到这么几个信息: 粪便从直肠中脱离,经过肛门排出; 在直肠中部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对牵拉、挤压等有极为敏感的感知,所以便意就是来自对这些刺激的反应; 当肛门外括约肌受到刺激收缩的时候,这些肌肉不但可以控制粪便的排放,还可以控制尿液的排放; 所以,当体内有积粪未排的情况下,在肛门周围皮肤上常常可以看到由未排粪而潴留于直肠内的液体,经常潮湿,并且常带有臭味。
如果上述情况出现,那可真的是很尴尬了...... 那么现在,我们再来分析下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生理原因。 其实,人体直肠壁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储存粪便。
正常的直肠壁内含有5%的纤维蛋白原,它们形成了纤维蛋白网,让粪便得到固定,不至于在肠道内四处乱跑。 而当我们进食后,随着食物在消化道内的运行,肠道蠕动会逐渐将其推向右侧盲肠及结肠。 但一旦这些粪便长时间在结肠内停留,其中含有的水分则会逐渐被吸收,从而变得干结。
此时,由于重力和结肠向下运动的牵拉作用,这些粪便就能够逐渐往下走,直到到达乙状结肠和直肠。 如果这个时候不能顺利排便,则又会影响它们的下行,如此反复循环,就容易在直肠壁内形成粪块。 同时,在直肠壁的黏膜中还含有大量的腺体,能够分泌粘液,保持直肠润滑。
而这些腺体又分为游离和固定两种,前者分布于整个黏膜层,后者则聚集成簇,位于黏膜与肌层之间。 所谓“固定”,实际上就是指这些腺体的导管不伸到肠腔里面去,而是附着在肠壁的上皮细胞上。无论是从腺体本身还是它的分泌物,都不可能轻易进入肠腔。
然而,当这些腺体的分泌物经过导管流到远端的肠腔内时,又被消化液的分解液所稀释,从而形成了一种黏液性液体,最终成为粪便的一部分,伴随排泄物一起排出体外。
当然,这种腺体的分泌物并不是越浓越好。因为如果浓度太高,这些分泌物就会在肠腔内凝结成固体颗粒,进而形成团块。 所以,要想让这个过程保持正常进行并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必须保证肠道内细菌起到的作用,也就是让菌群达到一个平衡状态。 目前,为了预防上述情况出现,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尝试解决: 调整生活习惯: 包括改善饮食结构(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补充营养素(如膳食纤维)、适当运动以及良好的作息规律等;
药物治疗: 主要是指服用益生菌,通过调节胃肠道中的细菌群落,实现上述目的。常用的药物包括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等;
中医治疗: 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服用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作用的中药,如麻仁润肠丸、五苓散等;
日常清洁: 对于已经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还可以坚持每天清洗肛门一次,并在清洗后用柔软的毛巾擦干肛门,保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