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肛门腺?
肛门腺,顾名思义就是位于人体肛门处的腺体,又称为肛腺或外直肠腺(exocrine pouch of distal colon)。 由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直肠逐渐由盲肠演化而来,为了便于排便和吸收肠道内的细菌群,其内部的结构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其中就包括位于直肠末端粘膜下的腺体,由复层柱状上皮细胞覆盖,内含粘液及肠液,能够湿润、润滑粪便,并在直肠内自行蠕动,将粪便推向肛门,协助粪便的排出。
这些腺体的分泌物,除含有脂肪和糖类外,还有钙离子、钠离子等无机物,以及某种酶,可抑制肠道病原菌的生长,保持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在排除体内毒素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这群被称之为“无动力的黏液腺”(acinic gland)的小腺体,根据其所在的位置可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位于直肠壁内的环行腺体,又被称为粘膜下腺(submucosal glands,SMG)或者隐窝腺。每个直肠都有很多环形腺体,每一个环列由多个小的腺腔组成。
第二种是位于肛门皱襞中的皮脂腺(sebaceousg land),每个痔核中都含有多个这种皮脂腺,它们不断分泌油脂样物质,通过肛门皱襞排出体外,故又称为“排油性腺体”(oily secreting glands)。
随着病程的发展,这两种类型的腺体都会因脓肿的形成而发生炎症反应甚至溃烂,此时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疼痛不适感,严重时如刀割样痛;同时由于里急后重,大便频繁,全身乏力,食欲差,精神萎靡等症状的存在,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