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短体内有虫什么样?
家里猫咪之前一直正常,没有呕吐拉稀等情况; 然后突然就拉肚子了,便便里还有粘液和一丝一丝的东西,赶紧带去医院!!医生说是肚子里有虫子,可能是蛔目或是绦目的寄生虫,要打针。还建议做粪便检查,看看是什么虫,然后再针对性的用药。因为已经拉肚子了还要观察是否严重,先开了一点止泻药和消炎药回去吃,说三天后再来化验驱虫。
打了一针,回来就精神不振,夜里开始呕吐,把刚吃的饭都吐出来了,第二天起来眼睛也睁不开了,去化验大便,结果显示寄生虫阳性(就是有大虫的情况),医生马上开了处方药让回家喂,还嘱咐千万不能给小猫多吃了,以免中毒。 药是驱肠虫的药,具体什么名字我忘了,是医院特制的那种,用注射器灌服的,一小瓶不到,60块钱左右。喂完半个多月后,小猫精神状态已经完全恢复了,也不呕了,也没有腹泻,终于放心了。
不过这个药物副作用也挺大,给喂完之后2天内,小猫一点东西都不吃,水也不喝,急得我们不行的,以为它要饿死了,结果第三天开始,小猫自己找食吃了,精神也逐渐恢复。但是明显能感觉到它消化能力弱,吃什么都没什么胃口的样子。
过了一个多月,也就是现在,小猫已经完全恢复了,能吃也能玩,而且特别爱粘人。为了当初不幸的经历,现在我们家定时定量的给猫咪进行内驱虫和外驱虫,很注意卫生,也再没出过任何问题。
一般来讲,猫咪感染了肠道寄生虫之后,首要表现就是消化道的不适症状。例如拉稀、拉软,拉虫,拉血便或便血,腹泻,粪便带有黏液,大便干结(肠道受刺激而引起),以及便秘(某些肠道寄生虫感染之后引起肠道麻痹),食欲不振、腹痛、消瘦、贫血等等。这些都是常见的症状。
但是有的时候,有的肠道寄生虫感染初期,并不会引起肉眼可见的便血,因此,如果没有定期做驱虫,而铲屎官又没有发现便血和拉虫的症状,那不一定会意识到猫咪已经肠道寄生虫感染了(注意,有的蠕行 epsilon(E)型幼虫在胃肠道内游走时会引起便血,但是感染初期,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便血)。但是这些内寄生虫,它们在胃肠道内吸附在肠壁上,吸血吸营养,而且它们生活过程中会释放毒素,刺激肠壁,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损伤。因此,感染初期,有的猫咪可能只有轻度的拉稀、拉软,大便性状改变,甚至有些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初期,可能连拉稀都没有,可能只是轻度的食欲欠佳、腹痛。这种症状非常容易被铲屎官忽视!有的寄生虫(比如毛圆线虫的幼虫),需要从肠道钻到淋巴系统发育,之后再回到胃肠道,这时候对淋巴系统也会造成损伤,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容易继发其他疾病。
等到感染的时间长了,症状才会慢慢表现重了。总之,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症状可能是多样的,从无,到轻,到重都是可能发生的。所以,该定期预防驱虫还是要做的!
体外寄生虫:多数情况下,体外寄生虫的症状很明显,比如猫藓、跳蚤、蜱虫叮咬、钩虫病等,都比较容易被发现。
猫藓一般发生在耳部、颈部、腰部,有时候胸部和腹股沟也会发生。毛发呈癣状(像一堆毛毛虫趴在皮肤上)、打结。猫藓不抓也不会痒,所以,一般不容易形成大片的脱毛和皮肤损伤,但是特别容易传染,所以,如果家里有多只猫咪,一旦发现一只猫有猫藓,需要将这只猫和健康猫咪隔离,防止传染。猫藓90%以上会自愈,只有少数由于抓挠造成继发细菌感染,会形成湿性疥疮,变成比较难看的又红又肿又流黄水的创面,那就治疗起来比较麻烦了。
跳蚤叮咬、钩虫病的症状一般都是叮咬处有小红点、结痂、皮屑,通常发生在肛周、尾根,偶尔也会发生在腹部。蜱虫感染比较少见,因为蜱虫一般生活在比较潮湿的灌木丛中,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