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怎么看凶不凶?
“凶”这个概念,其实是很主观的。 比如说,一条小狗,可能本来很凶,但是长大以后变成了宠物,这种改变是因为“宠物的性格是温和的、不主动攻击人的”,所以我们觉得这条狗变“不凶了”。 但是反过来,小时候很可爱的乖狗狗,长大后却有可能变得很有攻击性,变得很凶。 所以从“会不会攻击人”这个角度出发来考察一条小狗“凶不凶”,是很不靠谱的做法——这只会让你看到结果,而得不到原因。 那么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既然想判断幼犬“凶不凶”,那就需要找到能预测其成年期“凶不凶”的指标。然后观察该指标在幼犬期是否出现。 如果出现,则说明该幼犬未来极有可能成为“凶犬”;如果没有,则说明该幼犬将来不会变成“凶犬”。
基于此,我们可进一步提出一个筛选“凶犬”幼苗的方法: 如果以上条件在你的生活中比较容易达成,那就可以初步认为,以“咬不咬人”为依据来判断一只小狗的“凶不凶”是一种较为靠谱的做法。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训练让你的小狗不再“咬人”。但请注意,如果你为了不让它“咬人”,就每次喂食都用手捏着它的嘴让它不能咬到你的手,久而久之,小狗会知道“我的手是有毒的、不能碰”,进而避之不及——这样反而达到了让“凶”远离你的目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