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兔子不叫?
因为兔子的耳朵特别灵,能听到人类听不到的声音。 以前我家有只兔子,我躲在门外,轻轻敲了门,它居然听得见!然后立刻钻到我怀里来,用脸蹭蹭我,表示欢迎~ 后来去了外地上大学,放假回家,又想到这只兔子,就轻轻敲敲门。当时天色已晚,我想兔子应该睡了,结果还是听见它熟悉的声音“吱吱”两声,从笼子里探出脑袋,看到是我,兴奋地窜起来,跳着,摇晃着,准备往外跑。。。
我当时觉得好神奇,这个小小的生灵居然能听到我的脚步声并且认出我!太厉害了有没有! 后来我养的小兔子生病了,我觉得它是饿的,就拿了食物想去逗它,没想到它吓得直发抖,拼命往后缩,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就把手指伸向它,想让它过来吃食。它见状,立刻跳了起来,身体弓起来,全身毛都竖起了,好像一只小刺猬(哈哈,是不是超级可爱),然后“噗”的一下,喷了我一脸的尿。。。(兔子的自卫手段之一,拿尿滋你!) 更神奇的是,它居然能看懂电视里放的内容!
我家的兔子不喜欢红色,一见到红色就会害怕得乱跑。有一次我看电视节目《动物世界》里边,有一只母狮子正在给她的孩子喂奶,突然屏幕闪现了一只红色的布,母狮子立马被激怒了,冲镜头发出威胁的吼叫声。这时,我身后传来一声熟悉的“吱呀”,转头一看,我那只兔子正紧紧盯著电视,当视线转向红布时,居然立刻露出惧怕的神情,然后快速跑到笼子边,钻了进去。。。 我家的兔子还会打呼噜( •̩̩̩̩̣̩̩̩̩̬̩̩̩̩̩̩̩̩͈̩̩̩̩́̀ͅ),而且睡得格外香甜的时候,鼻子会一发一发的。。。
容芬优质答主这其实是人们长期以来习惯性思维所造成的,人们习惯于把各种动物的叫声进行“拟人化”,好比人讲话一样,于是就产生了狗叫、鸡叫、鸟叫等等说法。其实,对于许多哺乳动物来说,它们发出的声音并不是“叫”,而是“吠”、“嚎”、“呜”、“吼”、“咪”等等,只是人们平时使用习惯了“某某叫”,而忽略了“叫”字本身的含义。
比如,人们说公鸡叫,是因为公鸡发出了类似“叫”的声音,其实母鸡也会发出类似人“叫”的声音,同样也会打鸣,只是母鸡打鸣不普遍,所以人们少有听到,就习惯于把公鸡和母鸡的鸣叫都称为鸡叫;比如对于牛来说,它们发出的声音,严格说来并不能叫“叫”,更正确的说法是“哞”等。兔子也是一样,人们习惯了某某叫的说法,看到兔子发出的声音类似“叫”,就自然称为“兔子叫”,其实“兔子叫”说法并不严谨。
更本质的来说,所有动物的发声都是为了传递信息、交流,不能简单地认为动物是“在叫”,比如狼王为了凝聚族群或者警告其他生物,发出“嗷嗷”的长啸,我们通常称为“狼嚎”,它并不是在“叫”,而是为了传递信息和交流。同样的道理,兔子无论是“安家乐”也好,或者受到惊吓也好,它们发出类似“叫”的声音,其实是传递信息和交流。
此外,有些动物虽然发声类似“叫”,而且人们也一直说某某叫,但是有时候也会使用其它字眼来描述,比如对于牛来说,人们一直说成“牛叫”,但是牛在生产的时候,人们通常说“母牛哞哞直哼”,而不会说“母牛哞哞直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