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兔子是三瓣嘴?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从未在别的地方看到有人提出过同样的问题,或许我见识的有限,故来请教各位知友! 在我们人类的口腔中,牙齿根据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切牙(I类)、尖牙(II类)、双尖牙(III类) 和 磨牙(IV类)4种。 我们人类是32颗牙齿,其中切牙8颗,尖牙4颗,双尖牙8颗,磨牙12颗;而兔子的牙量则是60颗以上(具体数目不详),大约是人类的2倍左右。
我们观察小兔的三瓣嘴,其实它是由上颌的第一乳门齿(切牙)及其后的乳前臼齿(尖牙)组成的。 由于没有观察到完整的磨牙,所以我无法判断它们是否也像我们一样有牙线(生理性磨耗)。如果兔子的磨牙也有牙线,那么问题就简单了——磨牙齿间的小窝(牙尖)磨损后,兔子就不会再啃咬粗糙的物质(如树皮),因为树皮进入嘴里后会受到牙齿的下切割和小窝的吸收而变得柔软,兔子也就不会再继续啃咬下去,这种牙齿结构和咬合方式的进化可以说是非常精巧了。 但问题在于,兔子的磨牙是没有牙线的。
于是问题来了,如果没有牙线,当磨石(齿轴)在磨牙齿间的前方运动的过程中,会不断撞击牙齿表面的珐琅质,从而造成磨蚀(chipping),最终形成像人的磨牙那样“瓜子脸”的磨牙。 而小兔的磨齿则不同,它们的磨齿不像我们的磨齿那样子是连续不断的磨耗形成的,而是由许多排列紧密而又相互重叠的尖锐牙尖组成,就像我们用手指甲去刮擦桌子,并不是一直顺着同一个方向持续不断地移动,而是一个指头划过去,另一个指头接着划过来,交替进行。所以,小兔的磨齿是有可能损坏口腔内软组织的,毕竟再小的牙也是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