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疫苗要打到几岁才完?
五岁时,我因为感冒发烧,打了白百破疫苗;六岁时,因为我奶奶患有乙肝,打了乙肝疫苗。 那时医疗条件有限,接种疫苗的针管是一次性的,但疫苗需要分装,每次接种要用一个新的注射针头。为了防止疫苗过期失效或感染,护士会在接种前仔细核对信息,注射时反复确保针头处在针管的末端。 那时候没有普及义务教育,入学要先打疫苗,拿到医院出具的《预防接种证》才能入学。否则就要办理暂缓入学手续,等拿到《预防接种证》再回学校报到。有些孩子因为没有及时接种某剂疫苗而延误了上学的机会。虽然当时接种的疫苗种类没有现在多,但孩子每年都要接种,不能漏种。 进入21世纪后,国家加大了预防接种的投入。除了对儿童普遍免疫规划疫苗的免费接种外,还实施了对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等特殊儿童的疫苗接种优惠策略,部分疫苗甚至实现了免费。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免疫规划疫苗从原来的7价疫苗逐步增加到目前14价疫苗;接种方式也从以前的一类苗“凭票接种”,变为现在的“主动预约+有序接种”。在疫苗供应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区域疫苗供需平衡模型,科学调配疫苗资源,保障重点人群优先接种。 现在使用的许多疫苗,以前都只能进口获得,经过不断研发,国产化比例越来越高。比如,最近四川生物研究所研发的二价流感疫苗在郑州开始临床试验,如果成功,这将是国内第一个自主研发的流感病毒疫苗。而且接种价格比进口疫苗还要便宜。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许多人意识到接种疫苗的重要性。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疫苗有关情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王华庆说:“到目前为止,接种剂次最多的疫苗是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累计已经接种了超过5000万人次。”